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

得與失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分享好友寄來網路文章後發現,在力求「公平」的天平上難找到「得、失」的法碼。

   

  動物園新來了一隻獅子。
 
在餵食的時候,其他的獅子都吃牛排,這隻新獅子只分配到一根香蕉,
 
起初這隻新來的獅子以為自己資淺,不以為意。
 
但隔了幾天,牠實在受不了,就開口問了其中一隻獅子:
「為什麼你們每天都吃牛排,而我只能吃香蕉?」
 
資深的獅子回答說:「因為我們這個動物園,獅子的人事凍結,你佔的是猴子的缺。」
 
這是什麼狀況?
 
這隻新來的獅子再問了其中一隻獅子:
「為什麼隔壁那隻土狗子也吃牛排,而我還是只能吃香蕉?不能換個缺嗎?」 
「因為你佔的是猴子的缺。他佔的是老虎的缺」,最重要的是:「那隻狗是園長介紹來的!」    
  職場中上司與下屬之間沒有真正的公平,這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!
「世上沒有永遠的公平」 上班族對這一點應有清楚的認識並做好準備,才能讓自己有能力去承受不公平的壓力。

   
 小男孩整日與一個好朋友形影不離,這好朋友是一隻小豬,而小男孩的爸爸是以殺豬為生的屠夫,小豬長大後會是爸爸屠宰的對象,小男孩一直很害怕小豬長大,害怕失去他最要好的朋友。
小男孩不知道的是,爸爸因罹患癌症只剩半年壽命。
爸爸每天還是靜靜的工作,只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好好多賺點錢留給兒子生活,爸爸告訴兒子:「在過一陣子我要殺你那條小豬了,到時候請你當助手幫我。」
小男孩又悲傷又生氣的想:「爸爸真是過份﹗真殘忍﹗」
爸爸每天依然工作殺豬,小男孩對小豬不捨全心全意投入與小豬相處的每一天,也因為對爸爸不諒解,小男孩要求自己要堅強的面對這一切,不願在爸爸面前示弱。
到了殺小豬那天‥‥‥‥
爸爸沒殺小豬,因為爸爸在那天過世了。
小男孩靜靜地流眼淚,他終於瞭解爸爸的心意了。
小男孩沒有嚎啕大哭,因為他對「失去 」一直有準備,現在他更知道‥‥‥
爸爸要他一直有這種準備。

 身長在傳統保守的家庭裡,父母親從沒教導我們如何爭取名利,如何在利益上錙銖必較,總是以「吃虧就是佔便宜」為座右銘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,乃至於從家庭到職場都扮演默默的付出者,不計較回報的做好自己的每個角色,永遠有吃「香蕉」的準備,因此「牛排」就成了上帝恩賜的美味,分外珍惜這份恩典。

百歲的祖母替「公平」做了最好的詮釋,‥‥
老祖母沒有家產,最大的資產便是他五位事業有成的兒子,兒子間竟然是為了爭相奉養老母親而意見不合,更會互相爭寵說老母親偏心,老祖母伸出五隻手指頭比喻說:「五隻手指頭長得都不一樣長,要我怎樣做才叫公平」從此五兄弟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孝敬母親,沒人再計較公平不公平。

世間沒為「公平」設下標準的度量衡,無法像秤斤論兩如此清楚明白,總在爭議間擺盪,僅主觀利己與不利己做準則替「公平」、「不公平」做一道楚河漢界,如果將得失擺一邊,那麼利己與不利己就不會牽起自我牽絆的明顯界線干擾前進的座標。與其望眼欲穿的被動等待公平對待,不如積極主動揚帆前行‥‥‥
常有吃「香蕉」及「失去」的準備生命才有戰鬥力
一群沙丁魚總需要一條捻魚的刺激才有生命力
生命的旅程裡不會永遠吃「香蕉 」,更不可能天天吃「牛排」
在人生的航程中
若「得」到什麼,是對上次的「失」獲得平衡的補償。
若「失」去什麼,是為下次的「得」累積快樂的能量。
替自己內心的天平找到公平的法碼,當自己的隨身心理醫師。

這世事若真能如此一語道盡,那世間只有無聊的重複、陳悶的軌跡,更不會有萬象共存的精彩;儘管這般口若懸河的大道理人人都懂,對於功名利祿能雲淡風清的有幾?這門功課自己還有很多要修練﹗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沒有留言: